我的劈雕与根劈雕艺术作品所显现的海派紫檀雕刻风格
(屠杰)
我自小受家族祖传紫檀雕刻技艺熏陶,数十年来满怀兴趣与热情地执著坚持学习与创作,创作了紫檀木、黄花梨木、瘿木等材质的木雕作品一千多件,其中有七百多件为紫檀雕刻作品。在紫檀雕刻创作过程中,我运用了劈雕和根劈雕雕刻技法创作的作品有一百二十多件,大多塑造的是人物形象,尤以济公形象的为最多。
艺术的生命源于自然,艺术创作自然美的原则应该是:突出自然美之特色,增强自然美之神韵,弥补自然美之不足,消除自然美之累赘,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弘扬作品的主题。劈雕技法是木雕早已有所运用的,而紫檀雕刻的根劈雕技法,则是我在创作过程的选材中品味了紫檀木材质之名贵、根段木料天然形态之意韵,屡经思考与琢磨后确立并运用于作品创作实践之中。
这些劈雕和根劈雕的紫檀雕刻作品,表现了独具一格的有着兼收并蓄中西方雕刻写实和写意艺术特色的风格,表现了有着海纳百川海派艺术特点的风格。
劈雕与根劈雕的取材、构思
劈雕、根劈雕所取用的材料多是形状不规则的或有糟朽、残损等的木段或根段部位的木料,或是形状各异的木段或根段部位的木料。
劈雕,顾名思义就是主要运用小斧斫劈与刻刀雕刻相结合的技法来进行创作。根据构思与题材的要求,巧借木料之天然,讲究构划,因势造形,因形施艺,先劈而后雕,并注重恰到精妙地利用材质的色泽、纹理来凸显作品形象。施刀不多,但求神似,显示出纹理和质感美。这是紫檀雕刻技艺中的创新。
根雕。在紫檀雕刻中时常会用到根部材料,如根茎段、根瘤、根叉、根块之类。因此,要求根雕采用材料的自然形态,巧借天然,突出意趣,讲究构图,稍加雕饰。不能随意运刀,只能借助材料的节、疤、皮、须和韵律生动的体态及多变的线条等自然特征加以雕琢。这要求创作人员匠心独运,扬其长,补其短,将作品表现在“似与不似”之间,给人以充分的想象空间。
根劈雕。是以树根及与之相连接的根段为造型基础,经精心创意和设计,施以恰到好处的劈与雕来创作出既古朴粗犷且又精雕细刻的艺术作品。劈,犹如水墨画的大写意,雕,则相似精工细描的工笔,使自然美与个性美水乳交融,相映成趣,达到完美的艺术效果。这也是紫檀雕刻技艺中的创新。
劈雕根劈雕的作品,是具有表现意象特色的木雕造型艺术作品。它既来源于传统木雕艺术的启迪,又异于传统技艺的固有概念。是以取其质、炼其形、传其神、遗其貌的技法来表现所塑造形象的似与不似。与一般雕刻技法运用的先立意后找材的方法显著不同,劈雕根劈雕技法的运用是以发现材料为先,立意创作在后,是从奇特复杂形状的材料上感悟出造型各异的形象,达到“人天同构”,使之优雅脱俗,取得不凡的艺术效果,是人为地去创作和达到作者经过审美推敲而产生的本来的意愿与目的。
劈雕根劈雕的作品创作如同其它艺术作品的创作一样,其立意至关重要,因为这关系到作品的生命。作者需围绕所想要表现的形象主题来考虑,以材料的大小不等、长短不一、方圆不拘而组成的团块和线条,通过特殊的造型、自然的纹理,使作品整体有机地构成。应该努力使作品整体既要求均衡、概括、集中、洗炼,又要求有变化,有对比,有节奏,有韵律,干净利落,连得起、分得开。同时处理好疏与密、轻与重、动与静的交替变化,做到繁而不杂、简而不空、密而不乱、疏而有致,并使其穿插变化,才能够具有魅力。这样,作品显得浑然天成,具有自然的情调,平添野趣,增进美感,并可以充分调动观赏者审美欣赏的能动性,使他们驰骋于广阔的想象空间,增强了审美的无限性。
运用技法的特点
劈雕根劈雕技法的运用要求着眼于自然界赋予畸形树根、茎块之类特有的外在和内在的规律美,着眼于在那有限的范围内所激起的更迭变化,以追求隐藏着的绝妙的自然之美。紫檀雕刻劈雕根劈雕正是根据材料自身的含义,通过创作者精心审选根材、块材,从杂乱中找章法,从纷繁中找主线,从一般中找特殊,从平庸中找非凡。
劈雕根劈雕所运用技法的特点在于表现了“劈”。创作人通过对作品的整体造型构思的强烈主观感受,斫劈与雕刻并举,粗略与精细并举,力求斫劈有度 ,顺从劈面的纹理走势,以劈取胜,洒脱自如,达到造型自然、巧夺天工,少有人工雕琢之匠气。显现的紫檀木纹理看似随意无形,其实,这种“无形”胜有形,给人以遐想的天地。以劈来求得在自然真实的粗糙中追求紫檀雕刻艺术的另一种魅力,反映出一种简洁概括、返朴归真、融入自然、物我合一的高品位审美情趣。以劈来拓展紫檀雕刻创作的范畴,以自然美的韵律去捕捉作品的形与神,以简练的刀法去获取天然的韵味,又突出了创作技艺的关键作用。
劈雕根劈雕是基于木雕艺术的美学特质来运用和表现的。基本点是不能脱离创作素材这个客观物质条件,根据材料的自然形态,依形造型、依势造势、审形度势、不废天赐。同时,在创作中又不能受素材的制约与禁锢,被材料所束缚。材料仅为创作引导了有限的方向,要突破素材的限定与局限,发掘更大的创作空间。艺术作品是创造出来的,大自然不会生长出艺术作品,至少它要求人们去发现,艺术就是创造美。从特殊形状材料上的痕迹中发掘美的潜力,启迪人的灵感。在研究和探索物体不同角度、不同形状的同时,会激起无穷的遐想,求得最佳造型,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高度境界。
“劈”的写意艺术效果
紫檀雕刻的劈雕根劈雕技法是创新的木雕技艺,是“刀斧劈”与雕刻相结合。一般来说,作品某一主体部份精雕后便是“劈”了,在“劈”的作品中又有一个先劈而再雕的过程。它自身的美学特征与现代艺术有许多共同的要素和相似的理念,使劈雕具有现代艺术的性质与审美价值。从美学的高度去研究和认识劈雕,将有助于提高劈雕的美学品位,提升劈雕艺术的美学层次,进一步繁荣劈雕艺术创作。
根雕在劈雕的创作实践中,我们可以观察到各种既朦胧又合乎自然规律的纹理形状,其中不乏有“凹凸形”、“螺旋形”、“断纹形”、“流水形”和“岩石形”等纹理。正是这种奇妙的潜在纹理造就了创作思维的天地,它虽不受题材的限制,但必须要求塑造生动的气韵和“劈”的魅力。它的特点,足以展现木块外在的结构美,塑造古朴而粗犷、逼真而生动的紫檀劈雕艺术作品。根块经劈后呈现的纹理,从另一个侧面显示了材料的奥妙所在。劈纹舒展空灵,自然成趣,有着人工难以企及的特点和活力。正是这种活力的出现,诱发了另外一种创作激情。写意般的劈纹类似水墨“大写意”的手法,它既简化了雕塑程序,又使作品古朴生动,大气磅礴,把大自然的造化和艺术家的构思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材拟形,就势而凿”,施刀不多,但求神似,“刀斧劈”雕刻出古朴粗犷、生动大气的立意形象,劈雕技艺便自然而然地脱颖而出。由于紫檀雕刻的劈雕是先劈后雕,雕是受到劈的影响,根据不同劈纹的结构形状,塑造不同个性的题材内容,以形取神,以神强化劈纹的特殊效果,要求作者对其特定的艺术构思具有高度认识。换言之,劈雕艺术的创作过程分两个部分,即选材立意为第一步,循着立意用传统的雕刻显示出作品某一立面,然后“劈”之,在劈后所见的纹理基础上再行深入创作,作恰到好处的必要的精雕细刻,这是第二步。劈与雕虽属完全不同的技法,但并非不可结合,恰恰相反,劈雕艺术正是结合二者不同的手法,用简练的刀法塑造出生动的形象,在其特有的淳朴中挖掘新的蕴意而耐人寻味。同时,劈雕应避免雕琢之痕迹,力求“自然”与“个性”的展现。劈后出现的各种不同潜在纹理,往往与具体形象比较显得“大不似”。正是这种“大不似”,诱发作者去寻找创造“大似”的一面,而局部塑造的“大似”却又明晰地点化了“大不似”,达到了艺术上的和谐与统一,使作品意境在“大似”与“大不似”之间得以升华。
根雕写意是劈雕艺术的特点,而形神兼备则是劈雕艺术所必须达到的境界,只有二者结合,才能使作品在整体上既不失粗犷豪放,又细作精工,远观有气势,近看可鉴赏。劈雕艺术的可贵在于大胆追求“大似”,追求“神似”,从而出离了“匠气”以达到艺术的最高境界。
我在创作艺术作品中,善于发掘木料内在的深层美,并且提升它,用“刀斧劈”雕刻释放素材中潜藏的自然美感生命。形象思维要突破素材限定与局限的“硬壳”,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把有限变为无限:不囿于素材的奇形,搜奇造妙,巧夺天工,创作是精心的,劈雕是精到的;劈雕处充分保留了恰到好处的自然形态,使整座作品粗中有细,巧拙相济,既注重原有的材质美、原始美、形态美、肌理美,又注重创作后产生的新的内涵美与形式美,浓烈的艺术与幽幽的禅意已经浑然天成,使紫檀雕刻根劈雕艺术创作进入出神入化的美学境界。木不雕不成艺,只有在人工的神奇造化和巧夺天工的雕琢下,才能唤醒树根的灵魂,创造树根的生命。当然,人工造化要体现一个“巧”字,掌握一个“度”字,运刀施艺应形取势,恰到好处,不能雕琢过头,失掉天然形态之根本。紫檀雕刻根劈雕就是以紫檀天然树根及其根段自然造型为基础,稍加劈与雕而成的艺术作品。“七分自然,三分人工”是紫檀根劈雕的创作法则,是利用自然界形成的种种痕迹,启迪人的灵感,生发出美的潜力。从原始材料的不同角度、不同形状进行研究和探索的同时,从中激起无穷的遐想,求得最佳的造型,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高度境界。
“雕”的写实艺术效果
紫檀雕刻劈雕根劈雕的创作中,虽然“劈”有着特殊的效果,但“雕”的作用也忽视不得。劈雕根劈雕有“七分自然,三分人工”的创作法则,在劈雕过程中也有“先劈而再雕”的技艺规律,这里仍然必须极为重视“三分人工”之“再雕”的要求。“雕”的运用,是注重于写实效果,是再现客观形象的本身的形体。
追求写实性的雕刻是结合材料及立意来充分采用各种雕塑技巧,如创新的转刀雕、抖刀雕等技法。在确立了深思熟虑的创意之后,制作技巧显得十分重要,它有熟练与否的制约,也有观念高低之差别。处理意图或表现手法往往又与作品表达的内容分不开。技巧的熟练,是作者创作作品的起码条件。作品的技巧处理,因人而异,因作品体裁不同而不同,孰优孰劣,应观其最后之效果。所谓“粗木精工”,是指技术精到者化腐朽为神奇,就劈雕根劈雕而言更是重要,能否成龙,就看这点睛之笔了。
“劈”与“雕”是写意与写实的融合
紫檀雕刻作品和任何艺术品一样,无论表现形式如何,它总是作者内心感情世界对外部客观世界的反映。因此,这就不仅仅是单纯的作品,它是创作者在人文功底、生活阅历、艺术修养,以及观察的锐钝、想象的丰欠、处理意图的优劣等的集中表现。
紫檀劈雕根劈雕的“劈”,是不以完美表现为目的,而是在朦胧中使作品具有艺术的完美状态,追求从整体保留、局部刻划到藏中见露、以少胜多的境界;也是面对材料的槽朽或缺损,善于把握作品造型,将材料的局部残缺巧妙地处理成整体上的残缺美。劈与雕的结合,是巧妙地将材料的自然特征转化为人物形象的抽象因素,然后又以精细刀法雕出必要的具象细部,这种写意与写实的结合是避短扬长,恰当合宜,往往使作品更美,更高雅,使作品的质感、色泽、形态都耐人寻味,富有魅力。劈与雕的虚与实产生对比,在对比中形成统一完整,造型虚实相融,形象神形兼备,生动含蓄而自然。
形象的不确定性使观者横看成岭侧成峰,感受到形神不同的艺术形象。紫檀雕刻劈雕根劈雕工艺美术的这一美学特征自然而然地为鉴赏者开辟了一个新的引人入胜的思维空间,架构了一个再创作的天地,激活了观赏者的形象思维,使欣赏成为有趣味的主动审美活动。作品以开放的图式结构,等待观赏者使之具体化。鉴赏者的独特的视角,期待的视野和流动的视点,以感觉和感知经验多层次地将作品蕴含的空白及“模糊”处补充起来,使形象的不确定性得以确定和具体化。在这里,鉴赏者不仅仅是读者和批评家,同时是作家。这种审美活动已不限于对作品的解读、阐释与确定,有时是对作品的补充、延伸,更重要的是对作品能动的艺术再创作。审美鉴赏的结果,读者往往脱离了作者对作品的原发构思与设计,从作品中悟出新的形象并得到新的美感,而且不同的观者完全可以从同一件作品中发现互不相同的形象,这正是紫檀雕刻根劈雕工艺美术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之所在。不仅在乎观赏者读懂了什么,更是在乎鉴赏者发现了什么。紫檀雕刻劈雕根劈雕工艺美术作品的这一写意写实相融合的审美特征,契合了德国尧斯的接受美学理论。
海派指的是文化艺术方面的一种风格,一种有上海特点的风格,它的特点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紫檀雕刻劈雕根劈雕的创作正是吸收与融合了中国传统木雕的写意与西方雕刻的写实特色,形成了海派木雕特有的内涵与外延。
下一篇:情缘系檀雕 精品扬艺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