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粹紫檀雕刻艺韵 添彩中华传统工美
——上海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的故事
在上海的北外滩区域,站在横贯东西的长阳路与南北走向的大连路口,就可以看到边上有着很大一片的绿化园地,这是“大连路公共绿地”。树林草圃的园地中央是“国歌广场”,耸立着国旗飘扬、军号吹响造型的纪念雕塑像,前边是一个砖石铺设的圆形小广场,广场下的地下建筑是“国歌纪念馆”。紧靠着公共绿地,与西门子公司办公大楼、北美广场和在建的保利绿地广场隔马路相望,醒目、突兀地矗立着一栋与周边林立的多层或高层现代建筑造型迥异、红砖墙体的独立建筑,这就是上海中国现代国之宝艺术馆。 艺术馆总占地面积2200多平方米,地上五层,地下二层,总建筑面积达8000多平方米。建筑造型呈现出别具一格的欧洲古典特色与上海石库门风貌相融合的海派艺术建筑风格。整幢大楼红砖红瓦,高大的拱形门柱,雕龙的古铜色大门,花图装饰的门窗,出挑雕花的阳台,红黄涂色相间的墙面,美观而典雅气派。周边过往行人,必然会被这一幢与绿地相连为邻、相映生辉的美丽建筑所吸引而注目。艺术馆已然成为本区域的地标性建筑,给城市区域景观增添了一抹靓丽的重彩。
艺术馆的主要业务是展览、征集、收藏、整理、研究近代和现代艺术品;展示与宣传艺术精品;开展课题研究和学术研讨、咨询和普及活动;编辑馆藏作品画片、画册及文献资料;承办艺术品展览展销与文化艺术活动等。艺术馆是由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紫檀雕刻项目唯一代表性传承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艺术大师屠杰亲自规划设计,并筹资于2010年5月建成开放,成为“上海世博会城市特色文化展示馆”、“中国博物馆协会团体会员”、“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基地”。屠杰酷爱与钻研艺术,多年的用心追求之一是要建一座展示作品与收藏艺术品、弘扬中华传统工艺文化的艺术馆。在出国留学归来拜访一位艺术大师时,他看到了因经济拮据而难以发展艺术的窘迫情境,因而领悟到“艺术事业要与创意经济相结合才能有所作为”。之后,他坚定地选择了走“以商养艺、艺商并举”之路。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屠杰相继办起了多家经济实体,如上海欧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由于经商有道,坚持“科学决策、制度管理、真诚待人、信用处事”,效益颇佳。在企业经营和个人艺术创作均顺利发展的2010年创建了艺术馆。屠杰说:“艺术馆,承担的是一种展现现代艺术活力的责任,代表着一种学术的未来。现代艺术想要寻求更好的发展,通过媒体做宣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方式。但是除了媒体的宣传,现代艺术更需要有桥梁来连接艺术与社会,而艺术馆正是这座桥梁的最佳代表。”
进入艺术馆,一楼、二楼各有面积在800多平方米、棚顶举架有4米多高的宽敞的多功能大厅,设置有投影、音响、灯光、可移动组合间隔墙等设施。在此,举办过许多次的书画展、红木家具展、大型文化艺术论坛等活动。在三楼、四楼和五楼分设有展示间与陈列厅,展示有收藏的近现代珍贵的木雕、石雕、金属雕、牙雕、玻璃雕、泥塑(含瓷器)、书画等艺术精品,还有屠杰个人创作的部分木雕作品。这些展品中有名家的楷书、草书等各种字体的书法作品,以山水、人物、生活场景等为题材的国画、油画等作品,还有釉色鲜明、描绘细腻的“幼童嬉戏图”陶瓷彩釉底铜盆,色泽沉穆典雅的陶瓷彩绘画《凤凰祥瑞》,花瓣绽放、造型悦人的珊瑚石摆件《山花烂漫》,童趣盎然、姿态各异的黄杨木组雕《儿戏》,雕刻精致、平整滋润的牙雕《揭钵记》,山峰险峻奇丽且呈云蒸霞蔚之壮观的青田石雕件,等等。参观者在观赏这些不同种类的几百件大大小小的艺术品中,领略到的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的丰富多彩、奇巧瑰丽和厚重的艺术韵味。
艺术馆的地下一层,设置了“屠杰紫檀雕刻艺术精品展”,展厅面积为2000多平方米,有“济公百态”、“儒释道文化”、“现代艺术”等七个展区,陈列的展品是屠杰先生创作、选取的木雕作品600多件和若干玉石雕、竹根雕等作品。木雕作品的主要材质为紫檀、黄花梨,都是木性优良、适于制作高级家具和雕刻艺术品的珍贵木材。木雕作品题材广泛,有济公、孔子、释迦牟尼、老子、观音、达摩、关公、弥勒佛、钟馗等众多历史人物的雕像,有表现现代人物情态的抽象艺术、现代艺术造型的雕像,还有表现花草虫鱼、禽畜鸟兽、文房用具等形象的雕像、雕件;形制多样,有立像、座像、摆件、匾额、屏风等;大小不一,有长或高2米多的,有长或高不足三十公分的。观赏了这些作品,参观者都会用形象逼真、活泼灵动、匠心独运、构思巧妙、造型恰当、雕刻细腻、巧夺天工等形容词语来给予赞誉。展品中有一件名称为《搏》的作品,题材取自“俗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的“鲤鱼跳龙门”传说。选用的材料是一段有着残缺痕迹的紫檀木料,创作成一条巧妙保留残缺痕迹的大鲤鱼。鲤鱼表现的形态是尾巴上翘、鳍翅舒展、眼睛圆睁,嘴吻大张,虽头部尾部和鳍翅皆有创伤,腹空肚瘪,却仍在逆流而进,奋力向前。以此形象来表现出对不畏艰难、不怕挫折、积极进取、勇敢拼搏精神赞美的主题创意。鲤鱼形象的“残缺美”,体现了作品艺术构思与造型的恰当精妙。有一件黑檀材质的《龙凤观音》,采用的题材是表现有寓意完美、吉祥的龙与凤衬映着的,集智慧、慈悲、救苦救难等真善美品德于一身的,广泛受到人们爱戴和尊重的观音菩萨形象。观音头带圆光,低眉垂眼,神采慈祥端庄,亭亭玉立于崖壁前;屈左臂端于胸前,立掌向上而伸指向天以示慈悲,垂右臂置于身侧,手持净瓶滴洒圣水以润泽四方;头顶上一翔凤在俯视,脚前边一卧龙在注目;水流急涌落入池潭,迸溅出水珠颗颗;水流两侧崖石缀有示现功德清净的莲花与莲叶。作品顺应材势而巧妙造型、随势变化,运用了半圆雕技法,使作品兼有圆雕的立体感和浮雕的层次丰富感,使观音菩萨形象鲜明而生动。
艺术需要发展,发展需要创新。木雕的技法主要有圆雕、透雕、线雕、浮雕、贴雕、通雕、劈雕等。在屠杰的紫檀材质人物雕像作品中有一小部分运用的雕刻技艺是根劈雕。说到根劈雕,这可是屠杰先生独特创新的雕刻技艺。早在九十年代,他在创作中斫劈紫檀根木及相连根段时,发现被劈开的材料有着多姿多彩的纹理,空灵舒展,天趣盎然,于是开始探求因材取势、因材施艺,取其自然与流畅来展现材料的结构美、质感美。创作时以“七分自然,三分人工”为法则,以材拟形,就势而凿,先劈后雕,以形取神,斫劈与雕刻恰当并举,以粗略来衬映精细。经历多次的探索、实践与提高,终于塑造出创意新颖、具有特殊审美效果、有古朴而粗犷且有逼真而生动形象的紫檀根劈雕艺术作品。根劈雕技法在他创作的“济公百态”作品中多有运用,表现出具象与抽象并现、粗犷与细腻并存、神似与形似兼备的艺术风格,获得了专家的高度评价与观赏者的赞叹。
艺术馆是与屠杰紧密联系着的。在参观艺术馆,观赏着艺术藏品和紫檀雕刻艺术精品时,人们都会不时地提起屠杰,赞叹他的事业成果,也赞叹他的精湛技艺,也想了解他的成功历程。屠杰是在紫檀雕刻艺术世家所特有的良好环境和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屠氏家族的先祖屠诗雨、屠文卿、屠敬书等均是手艺高超的木雕匠师。他从五岁起就得到了父亲屠汉民的言传身教和艺术熏陶,开始进行小的木雕作品创作。十七岁上高中时,在父亲的辅导下制作了一只榫卯结构的船,参加比赛并获奖。大学期间,做到了学业与爱好并重,自学历史、文学等来作知识积淀。出国留学打工时,多处游历参观艺术博物馆,汲取西方文化艺术营养。回国后毫无旁顾地投入到继续学习、传承并创新紫檀雕刻技艺的事业上。他坚定秉承着执着努力、用心追求着精益求精。他年年出雕刻作品,个个是艺术精品;创办了上海中国紫檀文化研究院,传习儿子和徒弟、学生;撰写了《紫檀雕刻艺术创新论》、《紫檀雕刻》等多部著作,来提高和确立人们对于紫檀雕刻艺术的认知感和历史感;创新紫檀雕刻艺术表现形式,与文学、绘画、书法和学术理论合璧来增厚文化、美学内涵。如今,屠杰艺术成就卓著,被专家誉为“中国紫檀雕刻第一人”。他一直热心于公益活动,担任上海市华侨事业发展基金会理事,参加了许多慈善公益活动,义卖作品捐款,捐献了《千手观音》、《万世师表》、《老子》、《济困之公》等多个大型作品给泰国王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上海玉佛寺、太清宫等。
艺术馆秉持着为社会服务、为侨服务、为传扬中华传统文化艺术服务的理念,自2010年开馆以来,接待了123000余名海内外参观者。屠杰是归侨、艺术家,也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侨联常委、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在政协、侨联、市文广局、工艺美术学会等组织的支持下,与许多海外侨团组织或个人保持着友好联系。来艺术馆参观或进行学术交流的有许多来自新加坡、泰国、日本、美国、英国、瑞士、新西兰等地的外宾与侨胞,他们与艺术馆,与馆长屠杰联结和加深了友好情谊。